遙知不是雪出自宋·王安石《梅花》。詩人的這種表達非常吸引讀者的興趣,為什么詩人遠遠地看到它就知道不是雪呢?因為在這首詩的前文詩人已經告訴大家了,其實他在欣賞的是梅花。
遙知不是雪的全詩是什么
《梅花》
墻角數枝梅,凌寒獨自開。
遙知不是雪,為有暗香來。
注釋
凌寒:冒著嚴寒。
遙:遠遠地。
知:知道。
為(wèi):因為。
暗香:指梅花的幽香。
譯文
墻角有幾枝梅花,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。
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?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。
創作背景
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廢,兩次辭相兩次再任,放棄了改革。這首詩是王安石罷相之后退居鐘山后所作。
簡析
這首詩是贊美梅花的。詩人在政治上失意之后自比自況。詩中講的梅花有三個特點:一是在嚴冬季節,百花凋謝時,梅花卻獨自開放;二是梅花白得像雪一樣;三是梅花有清幽的香氣。該詩前兩句寫梅花的第一個特點:冒著嚴寒,獨自開放。首句“墻角數枝梅,”寫在僻靜、不為人注意的角落,長著不多的幾枝梅花。表示梅花被人冷落,勢單力薄,時運不濟。盡管如此,梅花這頑強的生物竟“凌寒獨自開”毫不屈服于命運。此句從低回沉吟中挺峭突兀而起,旋律高亢昂揚,嚴冬降臨,冰凌垂檐,白雪蓋地,寒流滾滾,百花凋萎,獨有梅花冒著冰寒霜雪,抖擻著枝骨,綻苞吐蕊,開得那樣精神、靈秀。此兩句先抑后揚,讀罷誰能不為梅花的錚錚風骨、無畏氣度所驚嘆、折服?
后兩句“遙知不是雪,為有暗香來,”平緩舒暢,看似寫來漫不經心,實是準確地捉住了梅花與白雪色同而氣異的特征,寫出了梅花色如冰雪,潔白奪目和香韻飄逸,清冷純真的生動情狀。此二句采用了倒裝手法,以“有為暗香來”作結,緊扣題旨,歌頌梅花凌寒飄香的品格,給人留下深刻印象,使梅花色如白雪、清香飄逸的特點躍然紙上。使情與景水乳般地交融,使梅花的藝術形象大放光彩。讀畢《梅花》詩,可以感到字里行間跳蕩著詩人的情感,熔化了詩人的理想。
作者簡介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號半山,北宋政治家、文學家、思想家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世稱王荊公、臨川先生、王文公。
宋真宗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三日(1021年12月18日),王安石出生在江西臨江軍的一個官宦家庭。二十一歲考中進士,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。在擔任十幾年的地方官后,王安石收到三司度支判官的任命,前往朝廷供職,次年改任知制誥。熙寧元年(1068年)四月,王安石第一次與宋神宗對談,獲宋神宗賞識。次年,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,一年后正式拜相。王安石執政期間,實行變法革新的舉措,史稱“熙寧變法”或“王安石變法”。面對保守派的反對與宋神宗立場的轉變,王安石兩次罷相,后退居江寧。元佑元年(1086年)病逝,享年六十六歲,后追贈太傅,謚號“文”,世稱王文公。
本網站所有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,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,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,謝謝合作!
Copyright ? 2013 - 2023 www.groupsmartcast.com 家庭教育幫 豫ICP備2021001225號-3